世界博覽會(簡稱世博會)是由國際展覽局注冊或認可的國際性大型展示活動,旨在展示人類文明進步、探討未來發展方向。自1851年首次在英國倫敦舉辦以來,世博會已在全球舉辦140多次,成為各國展示科技、文化、經濟成就的重要平臺
NaNa(音譯娜娜)和ViVi(音譯皮皮)是三菱未來館生命之旅的兩位未來導航員。他們既不是機器人,也不是現有的生物,其設計靈感來源于三菱未來館的主題之一——生命。
他們的眼睛選用了清澈的藍色,讓人聯想到水、大地和生命。他們是擁有相同基因的雙胞胎,對世間萬物充滿了好奇心。他們喜歡 “尋找”和
“發現”新事物。每當遇到新事物時,他們倆總是會異口同聲地說:“這真是個大發現啊!”
他們像兩只輕盈的小鳥,可以在不同空間中自由穿梭,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為大家導航。在整個生命之旅的探險過程中,他們時而跟觀眾們一起收獲驚喜,時而又與乘客輕松互動。
他們知識淵博、性格友好,是兩位非常可靠的導航員,將帶領來賓們安全、愉快地完成從海洋深處到火星的 7500萬公里奇妙旅程。
2025年大阪·關西世博會以“構想煥發生機的未來社會”(Designing Future Society for Our Lives)為主題,聚焦“健康生活的多樣方式”和“可持續社會經濟系統”兩大核心,旨在通過展示新技術與社會創新,打造一個“未來社會實驗場”(People's Living Lab)。
次主題分為以下三大板塊以及呼應全球性挑戰如氣候變化、資源循環等。
與日本世博會的淵源
三菱集團從 1970 年的大阪世博會開始,參加了日本舉辦的每一屆世博會。
在之后舉辦的沖繩海洋世博會(1975年)、筑波科學世博會(1985年)、大阪花卉世博會(1990年)和愛知世博會(2005年)上都設立了展館,并通過世博會持續宣傳三菱集團的眾多企業和在各個行業中所做的貢獻。在2025年日本世博會上,三菱未來館將持續通過獨立設館的方式,在世博會上向來訪觀眾宣傳三菱集團。
2025年大阪?關西世博會的主題“構想煥發生機的未來社會(Designing Future Society for Our Lives) ”
與三菱集團的共同理念企業三原則之一的“所期奉公”相一致,即努力豐富社會的物質和知識,
為保護不可替代的地球環境作出貢獻。
基于這些考慮,我們將2025年大阪?關西世博會定位為展示三菱集團統一理念的絕佳機會。
因此三菱集團相關30家企業為此成立三菱大阪?關西世博會綜合委員會,
并以三菱集團的名義獨立參展,傳達三菱集團的理念和對未來的寄語。
2025年的三菱未來館
三菱集團致力于持續為地球和社會的可持續發 展做出貢獻,向全世界介紹集團關聯各企業針對全球性問題所采取的舉措和解決方案,并重申三菱集團自 1870 年創立以來所發揮的社會作用。
在展館中,通過與參觀者分享“生命的開始,生命的未來”、“生命的珍貴”、“與生命相遇、共創生命的奇跡”等與生命有關的各種思考和奇跡,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切身體驗來想象未來生活的時空。
“三菱未來館”將帶給人們一場深海與火星的視覺盛宴,觀眾甚至可以乘坐宇宙飛船踏上一段從地球到火星的旅程。 在故事中,我們登上了可以穿越時空的垂直航天飛機“生命之旅”號,探索“生命的起點和未來”,在從深海到遙遠太空火星的7500萬公里的史詩般的旅程中,我們遇到了與生命有關的各種令人驚訝的場景和事件,包括生命的起源和傳播,以及生命向太空的擴展。從深海到遙遠的太空火星,旅程長達7500萬公里,參觀者將在這里遇到了與生命有關的各種令人驚奇的場景和事件,包括生命的起源和傳播,以及生命向太空的延伸。
三菱未來館的正下方有一個巨大的地下空間,使整座建筑看起來像是漂浮在空中。而從遠處看也會給人一種漂浮于地面的感覺,讓人不禁聯想到宇宙飛船中的“母船”。整座場館的入口位于地下室,而故事的發展則是通過向上層移動來緩緩展開。這樣的參觀過程也與從深海到太空的“生命之旅(Journey to Life)”相呼應。
三菱未來館的小美野館長介紹說:“我們的目標正是開放的展館。這個展館的理念是 ‘將生命之光與地球的未來相連’。為了實現這一理念,我們希望通過各種展示向參觀者分享生命的奇跡和可能性。”
該視頻出處:“Mitsubishi Miraikan” Official Site
設計理念及可持續性
這座三菱未來館是由許多志同道合并朝著同一個方向不斷前進的人們共同創作的成果。當參觀者從這里“登船”開啟從深海到太空的探索之旅時,這座場館從某種程度上就是真正意義上的“母船”。
三菱未來館的代表設計師松井先生覺得在這個星球上,人與人相識或者產生各種類型的關聯,這是一種非常神奇的“聯系”。他認為世界和地球的聯系也是如此。因此,這個展館的設計中設計師們通過各具意義的建筑形狀之間的相互連接,表達了生命與人類、人類與地球、地球與生命之間相互支持、相互關聯的設計理念。
三菱未來館外觀俯視平面設計概念圖
三菱未來館在建筑設計中引入了諸多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由于世博會建筑將在為期半年的會期后拆除,因此在設計時非常有必要考慮建筑物本身的可持續性,不僅在施工過程中,而且在拆除過程中也需要減少對地球的影響。因而在設計中使用了與地面接觸面較小的樁基,以及使用挖出的泥土來設計建造地下空間的感覺,并在場館拆除后重新掩埋原土恢復原狀等可持續的理念,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從多方面減少對地球環境的負擔。
此外,整個建筑物還引入了“短循環”的概念,即小規模循環利用。我們通過盡可能小、盡可能短的資源循環來減少廢物產生和材料浪費。比如,原本用作臨時建筑材料的管道和腳手架板被巧妙地設計成了別致的外墻,這些結構件即使在場館拆除后還可用于其他工地建設中。通過將諸如此類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于場館設計中,使整個場館從多個細節之處都呼應了設計主題。
2025世博會東門企業館展示區(見下圖紅色區域)
※所有三菱未來館相關圖片、文字及視頻內容均截取自2025世博會官方網站(www.expo2025.or.jp)
及三菱未來館官方網站(miraikan-expo2025.com)。